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元描述: 深入解读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分析改革目标、主要内容和背后的逻辑,并展望未来改革方向和配套措施。

引言: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2024年2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为解决财税领域重大问题、健全宏观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指明了重要方向。本文将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分析改革目标、主要内容和背后的逻辑,并展望未来改革方向和配套措施,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一、聚焦地方财政,增强可持续性: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主线:解决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财税制度支持和财力保障; 朝着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方向迈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解决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词。

1. 地方财政困境:房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供需形势逆转,进入调整转型期,导致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财政紧平衡形势加剧,特别是区县财政风险上升。地方政府在化债和“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下,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受限,难以着眼长远推动经济发展和培育税源,可能陷入“短期财政困难—无暇发展经济—长期经济压力—长期财政困难”的恶性循环。

2.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重塑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下移财力和上移事权等方面提出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收,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有利于缓解当前基层财政面临的困境,也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增强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

3. “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新目标

《决定》延续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提法,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没有再提及。这表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解决地方财政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以实现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目标。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内容和背后的逻辑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三大方面,详细部署了未来五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一)预算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提升预算管理规范性

1. 所有收入纳入预算:完善预算体系,强化资源统筹

《决定》提出要“将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意味着将对所有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部分公共资源未纳入预算管理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公。

2. 统一预算分配权: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减少利益博弈

《决定》强调“统一预算分配权”,旨在从预算管理层面强化财政资源一盘棋的统筹和使用,减少部门利益博弈,提高财政资源的规模效应和精准度,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

3.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使用效率,打破支出固化僵局

《决定》提出继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旨在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二)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

1.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

《决定》首次提出“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旨在应对数字经济对传统征管带来的冲击,解决税源、税基界定不及时以及税收与税源背离等问题,确保数字经济发展下的税收公平与稳定。

2. 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公平竞争

《决定》强调“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避免各地内卷式招商引资所引发的种种不规范不合理的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公平竞争,降低企业适用税收优惠的成本。

3. 健全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增强税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决定》提出“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旨在逐步提高直接税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优化税制结构,增强税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公平。

(三)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提升财力与事权匹配程度

1.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增强地方发展动力

《决定》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旨在通过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等措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

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决定》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旨在提高转移支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证困难地区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3. 优化专项债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促进财政可持续性

《决定》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旨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三、展望未来改革方向:构建配套措施,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优化考核机制,避免政府支出责任无限扩张

未来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优化营商环境,避免政府兜底责任无序扩张,更好地发挥财税体制对宏观经济治理的作用。

2. 加强中央事权:配合中央机构改革,落实中央支出责任

未来需要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并配合中央行政机构改革,推动职能转变,落实中央各部门的直接支出责任,真正避免将中央事权和共同事权转嫁给地方执行。

3. 稳定宏观税负: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未来需要继续稳定宏观税负,确保一定的宏观税负水平,避免财政支出大幅削减或赤字和债务大幅攀升,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4. 采取渐进、试点方式推进改革:避免引发收缩效应,设定清晰时间表

未来需要采取渐进、试点的方式推进改革,避免引发收缩效应,并设定清楚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5. 系统考虑财政、金融、土地、社保、国资改革:建立“大财政”思维,协同推进

未来需要系统地考虑财政、金融、土地、社保、国资的改革,建立“大财政”的思维和视角,避免就财政谈财政,推动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

6. 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避免层层提标

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区域的支出标准,既实现大致均等,又能避免层层提标扩围引发的支出责任过于扩张。

7. 研究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的财政理念和逻辑:探索新思路,应对经济下行期挑战

未来需要认真研究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财政理念和财政调控逻辑基础是否应该有新的变化,探索新思路,应对经济下行期挑战。

8. 统筹兼顾多元目标,制定可操作实施路径:区分轻重缓急,适时调整优化

未来需要综合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区分轻重缓急,制定清晰的实施路径,并根据形势作出必要的调整,适时推出符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改革举措。

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聚焦地方财政?

A1: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调整转型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特别是区县财政风险上升,地方政府在化债和“三保”压力下,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受限,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聚焦地方财政,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落地提供财力保障。

Q2: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A2: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提升预算管理规范性。具体措施包括将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统一预算分配权,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等,旨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Q3: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

A3: 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需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解决税源、税基界定不及时以及税收与税源背离等问题,确保数字经济发展下的税收公平与稳定。

Q4:如何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A4: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等,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

Q5:如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A5: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旨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Q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A6: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措施,例如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优化考核机制,避免政府支出责任无限扩张;加强中央事权,配合中央机构改革,落实中央支出责任;稳定宏观税负,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确保财政可持续性;采取渐进、试点的方式推进改革,避免引发收缩效应,设定清晰时间表;系统考虑财政、金融、土地、社保、国资改革,建立“大财政”思维,协同推进;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避免层层提标;研究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的财政理念和逻辑,探索新思路,应对经济下行期挑战;统筹兼顾多元目标,制定可操作实施路径,区分轻重缓急,适时调整优化。

结论: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解决地方财政困难,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专项债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未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落地见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