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反向飞地”: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三年实践

元描述: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反向飞地”模式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培育乡村人才,助力连江口镇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文章详细介绍了工作队的帮扶举措,并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工作队的经验和成果。

吸引人的段落:

当我们谈论乡村振兴时,常常会想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但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专业、高效、充满热情的帮扶队伍。在广东省委办公厅等单位的带领下,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自2021年6月进驻连江口镇以来,以“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庭、温暖一座村庄”为宗旨,扎根基层,聚焦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以“反向飞地”模式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培育乡村人才,为连江口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工作队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不仅可以为其他帮扶工作提供借鉴,更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宝贵的参考。

“反向飞地”: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反向飞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连江口镇地处北江、连江交汇处,山地、水域面积占比较大,土地资源少、分布散,且部分地区处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资源发展壮大。

面对这一困境,工作队大胆探索,提出了“反向飞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他们充分利用佛山市禅城区及辖属南庄镇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将连江口镇的产业发展与佛山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对接。

2022年,在佛山市禅城区及辖属南庄镇的支持下,工作队与南庄镇紫南村、广东澳益公司合作,为连江口镇连樟村引进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鳜鱼项目,建设了4条工厂化养鱼生产线,每年为连樟村增加村集体收入79.2万元,并带动一批当地村民就业,成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进一步扩大帮扶效果,两地还探索出“反向飞地”产业发展模式,由省委办公厅、恒健控股公司筹资800万元,在紫南村建设一座拥有10条生产线的工厂化养鱼工厂,广东澳益公司负责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并向连江口镇返回投资收益。2023年,该项目为连江口镇11个村(社区)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反向飞地”模式的优势与启示

“反向飞地”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展现出以下优势:

  • 资源共享: 将连江口镇的土地资源优势与佛山地区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产业升级: 引入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技术,提升产业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 模式创新: 探索出“反向飞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反向飞地”模式的成功案例表明,乡村振兴并非“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自身优势与外部优势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补齐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关爱生命,温暖人心

连江口镇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薄弱,尤其在儿童医疗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工作队对此高度重视,把加强镇域医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工作队设立了医疗救助基金,三年来已救助了7名患有罕见病和慢性病的儿童。同时,促成连江口镇卫生院与佛山市中医院结对共建,通过筹资、捐资,更新升级当地的医疗设备,增强了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工作队队员田思劭积极跟进患有罕见病“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小豪的病情,见证了小豪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后走路姿势的明显改善,也看到了小豪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田思劭表示,看到孩子们重拾健康和希望,是工作队最大的成就感。

教育发展:播种希望,点亮未来

连江口镇的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工作队以教育为重点,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工作队投入资金对连江中学学生宿舍进行升级改造,并引进腾讯公司“未来教室”,将3D打印、AR/VR互动等技术带入乡村学校的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工作队还深入实施农村名师培养工程、教育名家弹性引进工程、连江儿女培优工程、中小学美育体育浸润工程、留守青少年关爱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及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越秀区署前路小学结对帮扶连江中学、连江口中心小学,通过软件与硬件同提升、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振兴连江口镇基础教育。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连江中学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2023年,连江中学共有33人考上国家级示范高中,上线率同比进步17个名次;小升初考试中,英德市总分第一的学生来自连江口中心小学;连江口中心小学重点初中上线人数占全市乡镇招生总人数1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工作队在教育帮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人才培育: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工作队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养,通过多种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2021年,在工作队的推动下,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与连樟村深化结对共建,在加强基层党建、培训镇村干部、联动发展产业、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全面对接合作。紫南村出资为连樟村招聘2名党建专干和1名产业专干,培育村“两委”后备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

在紫南村的支持下,连江口镇选派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等3名村民参加中国农业大学与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乡村CEO培训班,努力为连江口镇培养本土的乡村运营专业人才。

陆飞红表示,通过学习,他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发展思路,对连樟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计划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整合文化旅游、民宿、康养等产业资源,推动“党建+文旅”“文旅+农业”等业态发展,努力把连樟村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村。

人才交流:借鉴经验,共谋发展

工作队还积极组织连江口镇党委、连樟村党总支相关负责同志以及连樟村后备干部到紫南村交流学习,共谋未来发展良策。

返乡大学生、连樟村后备干部陆志鹏表示,通过交流学习,他深切体会到乡村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决心。

总结: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工作队在连江口镇的三年实践,充分证明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以“反向飞地”模式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培育乡村人才,为连江口镇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作队队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其他帮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相信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连江口镇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乡村发展会更加美好。

常见问题解答

Q1: 什么是“反向飞地”模式?

A1: “反向飞地”模式是指将产业发展项目转移到资源优势地区,利用当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产业发展,并向原地区返还投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把“飞地”建在资源充足的地方,让项目“飞”出去,实现共赢。

Q2: 工作队在推进“反向飞地”模式时,如何克服困难?

A2: 工作队在推进“反向飞地”模式时,面临着资金筹集、项目对接、技术引进、利益分配等难题。他们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与兄弟地区的沟通协调,引入专业机构参与项目建设,以及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措施,克服了这些困难。

Q3: 工作队如何确保“反向飞地”模式的效益?

A3: 工作队在推进“反向飞地”模式过程中,注重项目可行性分析,选择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产业,并与专业机构合作,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Q4: 工作队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A4: 工作队通过与兄弟地区的合作,为连江口镇培养本土的乡村运营专业人才,并积极组织人才交流学习,提升乡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Q5: 工作队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A5: 工作队通过加强与兄弟地区的党建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并组织培训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Q6: 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A6: 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他们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一批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